您的位置:國際貿易網 > 行業資訊 > 日韓液晶巨頭調整策略國內面板企業承壓 |
日韓液晶巨頭調整策略國內面板企業承壓 |
發布時間:2011-9-2 來源:--- |
昨日(8月31日),有韓國媒體報道三星電子計劃將電視機面板產量大幅縮減80%。盡管三星隨后發表聲明予以否認,但公司面板業務的調整在業內人士看來已是必然。 同日,索尼、東芝和日立宣布合并3家公司的液晶面板業務,新組建的公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型液晶面板制造商。 在液晶面板巨頭們紛紛調整策略之時,正逆勢而上的中國面板廠商無疑將承擔更大的壓力。 液晶巨頭調整策略 昨日,索尼、東芝和日立表示,新公司的合并業務將于2012年春季完成。數據顯示,按照去年的市場占有率計算,索尼、東芝和日立三家公司占據了全球中小面板市場21.5%的份額,夏普占據了14.8%的份額,三星電子占據了11.9%的份額。此次合并之后,新公司將超越夏普和三星電子,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型液晶面板制造商。 此外,三星電子也被傳將調整相關戰略。昨日有媒體報道,三星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將電視機面板月產量由之前的100萬~130萬件減少到20萬~30萬件。 高達80%的減產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不過昨日三星電子發表聲明對此予以否認,聲明表示,三星不打算人為地減少產量,但是將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在三星的主要對手LG應對市場計劃削減液晶面板業務的開支之后,三星很難沒有動作。前者旗下的LGD曾在幾天前宣布,將把明年的開支減少四分之一,同時,其在華計劃投資的8.5代線項目開工也一推再推,項目面臨"難產"的境地。 液晶行業現連續虧損 "日本的整合和三星的減產,都是為了應付當前整個產業的不景氣狀況。"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認為,全球的液晶面板行業正在面臨著連續性虧損的局面。 在先后交出的新一季度報表中,LGD、三星、友達和奇美等行業巨頭無一不是連續性虧損。其中,奇美凈虧損130.1億元新臺幣,已經是連續四個季度虧損。今年第二季度,LGD虧損480億韓元,與友達一樣是連續第三個季度虧損。三星的顯示器面板業務虧損2100億韓元,僅略優于第一季的凈虧損2300億韓元。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認為,現在面板行業產業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2010年底的面板產能已經滿足了當前平板電視市場的需求,隨著市場的飽和,面板行業陷入了產能過剩的危機。 此外,自2010年5月起,全球液晶面板價格經歷了長達11個月的持續下降周期,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指出,隨著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面板需求的增速逐漸放緩,面板價格持續下降的行業趨勢正在形成。 三星對第三季度面板需求的預估是"溫和增長",LGD的預計是,面板需求可望在9月到10月上揚,但供需平衡恐難有起色。 劉步塵認為,在市場難以扭轉,需求價格難旺的情況下,液晶面板巨頭調整策略已是必然。 國內企業承壓 與國際巨頭放慢腳步相比,中國大陸的面板企業還在快馬加鞭地搶著建線。在市場預期不佳的情況下,國內面板企業無疑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繼中電熊貓6代線于今年一季度末建成投產后,京東方(000725,SZ)北京亦莊的8.5線項目在6月底正式投產。 數據顯示,京東方2010年虧損已經超過20億元,2011年上半年又虧損了12.15億元。該企業預計,2011年前三季度虧損在21億元至23億元之間。如再不扭虧,該公司今年底有可能被ST。 "中國面板企業的擴產是沒有辦法的。"洪仕斌認為,中國企業在這個行業上必須要有突破,不可能總讓外資品牌掌握面板核心技術。 最新消息顯示,京東方還將逆勢在內蒙古投資220億建設國內首條5.5代AM-OLED線。這在京東方新聞發言人張宇看來,是京東方搶占未來的技術制高點的"先行一步"。不過,在劉步塵看來,京東方的OLED技術儲備是零,而且OLED技術投資大、成本高,要最終實現量產和替代,時間會相當長。京東方無疑將承擔巨大的壓力。 TCL的壓力也同樣不小。8月初,TCL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8.5代線項目正式投產。劉步塵認為,合作方最終能否消化該線的部分產能,TCL自身消化能力有多大,國內同行的市場開拓會有多大,都是未知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