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國際貿易網 > 行業資訊 > 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下調 評:我國出口面臨挑戰 |
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下調 評:我國出口面臨挑戰 |
發布時間:2012-1-25 來源:--- |
導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幅下調世界經濟預期,中國進出口貿易面臨更嚴峻、更復雜的環境。1月25日10點經濟之聲聚焦:今天中國的出口市場能否獨辟蹊徑尋找新的亮點?擴大進口中國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中廣網北京1月2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京時間昨天晚間大幅下調了今明兩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期,預測全球經濟今明兩年將分別增長3.3%和3.9%,比去年9月上次報告的預測值分別下調0.7和0.6個百分點。對于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預期,給2012年中國外貿帶來的嚴峻挑戰。春節前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也說,今年一季度中國的外貿形勢是比較嚴峻、比較復雜的,他認為總體來看,進口增速回落是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的一種正常表現,今年1月份這種趨勢可能還會持續。那么從今年來看,中國的外貿行業該如何轉型?又要接受哪些考驗呢?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發表看法: 記者:一些外貿行業的從業者包括學者以及商務部門對于2012年的外貿形勢都做出了不容樂觀的判斷,但是我們也看到有評論說,千萬不要對今年的外貿形勢做一個集體的誤判,因為很有力的一個理由是2010年的時候,市場對中國外貿的進出口也是憂心忡忡,但是結果卻出人意料,那么對于今年的外貿形勢您有一個什么樣的總體判斷? 外貿形勢:應該屬于西方不亮東方亮 張建平:我覺得應該說經濟形勢和外貿形勢每年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2012年,我覺得總體來講確實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是非常大的,比如說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把明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下調到了4%,然后貿易增長量也下調到了5.8%,還是對未來的這種預期還是不太好。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國來講,我覺得確實我們的出口現在面臨很大的挑戰,這主要是歐債危機引發的將來如果歐洲發達國家,要采取緊縮的政策,保證能夠獲得足夠的流動性,這些勒緊褲腰帶的這些措施,都會導致歐洲的市場需求會萎縮,恰恰歐洲是中國的第一大的貿易伙伴。 另外,歐美日這些市場其實它的關聯性也是非常強的,那么歐洲不好發達國家整體的市場可能也不會太好。所以,你會看到咱們去年中國對外貿易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是我們對發達國家的出口增速是顯著下降,然后比如說你看中歐、中美、中日的雙邊貿易總額的增長率分別是18%、16%和15%,它比咱們國家同期進出口的總體的增速,中歐是低了4.2個百分點,中美是低了6.6個百分點,中日是跌了7.4個百分點。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對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和新興市場,比如中國對東盟的雙邊貿易總額增長了23.9%,對巴西、俄羅斯和南非這些國家分別增長了34%,43%和77%,都明顯的高于我國的總體的進出口的增速。外貿形勢應該是屬于西方不亮東方亮,發達國家的市場如果能夠保住足夠的市場份額已經非常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