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國際貿易網 > 行業資訊 > 1月進出口或雙雙下滑 反補貼呼聲意外提高 |
1月進出口或雙雙下滑 反補貼呼聲意外提高 |
發布時間:2012-2-7 來源:--- |
專家建議外貿企業擺脫對補貼、退稅的依賴,適時轉型并提高國際競爭力 昨天(2月6日)是元宵節,農歷年已經正式過完,但李老板在廣東江門的玩具加工廠卻還處于"趴窩"的狀態。 "最近就只有沒事兒的時候才去廠里逛逛,防止出現火災等意外情況。"老李告訴記者,工人還沒回來,手里也沒有近期的訂單,自己的春節假期只好"被延長"。 李老板廠子的運轉情況折射出近期中國外貿的窘境。本月10日,海關總署將公布今年1月我國進出口情況,有經濟學家認為,1月我國或出現近年少見的進出口雙雙下滑的局面。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稱,預計1月出口同比下降3.8%,進口同比下降9.9%,這既有農歷春節因素影響,也應該有人民幣有效匯率過強導致企業訂單不足的影響。 外貿企業愁事多 經歷歐債危機席卷和慘淡的"圣誕劫"之后,龍年伊始的出口企業依然處在寒風中。 根據深圳一達通企業服務公司的統計,春節前發貨密度非常高,尤其是1月10日到15日期間,其中13日當天的外貿發貨額達1億美元。但節后的28日只有12單,29日只有27單,相當于上半月正常訂單量的1/10。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這種情況說明訂單非常不理想。 去年底,廣東省佛山南海檢驗檢疫局也曾向家具、服裝、玩具、家用電器、照明設備等15類749家中小出口企業發出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接到今年一季度訂單的企業有375家,占調查企業總數的52%,而接到半年訂單的只有57家,占8%;37%的被調查企業尚未接到任何訂單。 "現在不是一兩家出口企業不行,而是家家都不行。"李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就拿中等大小的毛絨玩具熊為例,成本大約13元錢,而毛利最多也就是5元左右,但是扣除人工、水電以及匯兌之后,恐怕真正拿到手的還不足1元錢。 用工也是一大難題。節后在全國范圍內又現爆發式缺工,廣東,浙江、江蘇等傳統外貿大省都面臨"活兒等人"的局面。 因為常年和農民工打交道,李老板很清楚"民工荒"個中緣由。他說,技術工人一直都缺,主要原因是雙方在薪酬方面談不攏,盡管熟練工人工資一直在提高,但由于工人數量少,所以工人還想再提身價。但最讓老李頭疼的還是普通工人。他說,畢竟廠子對技術工人需求量少,但普通工人都招不上的話會直接影響廠子開工。"現在工人主要是90后群體,這些孩子誰愿意每天8小時對著布料在流水線上干活兒呢?"老李感嘆道。 出口企業對匯率也格外敏感,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5.11%。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表示,如果今年歐債危機有所平抑,美元貶值的話,人民幣升值壓力還會進一步增大。 1月進出口或雙雙下滑 外貿企業的感受也成為經濟學家研判形勢的依據,市場上不少人士認為,1月我國外貿將面臨真正的"冬天",進出口數據或雙雙下滑。 東北證券預計1月我國出口和進口分別下降2.9%和4.8%,理由是1月份對應歐美新年節日消費高峰后的時間,我國環比都出現較大回落。 "1月份的確不排除進出口雙雙下滑的可能性,因為春節假期集中在1月份,進出口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張永軍告訴記者。 中信證券報告也稱,1月出口增速可能會大幅下降至6.3%,低于進口增速的11.2%,由此出現約9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對此張永軍認為,春節前進口的東西可能會多一些,出現逆差也不意外,但從長期來看,還是季節性擾動多一些,中國還不至于進入長期性逆差和出口負增長的階段。 即便如此,全年貿易形勢也將十分悲觀。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年初曾表示,今年初步確定的外貿預期目標為增長10%左右。這一目標僅為2011年實際外貿增速的一半。 有意思的是,在像李老板這樣的外貿企業主紛紛喊"凍"之時,經濟學家們卻保持著十分冷靜的態度。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滕泰昨日發表評論稱,中國出口企業要提高國際競爭力,不能只靠補貼、退稅過日子;出口政策若不進行調整,中國經濟結構失衡就會越來越嚴重。 在國家已承諾穩定出口退稅政策的背景下,張永軍也不贊成再給予出口企業額外補貼等優惠。他表示,當2008年全球出口都不好之時,出臺一些支持政策很有必要,但現在中國出口增速依然堅挺,而且還有較大幅度的順差,如果出臺相關補貼政策,我國在國際貿易舞臺上會成為眾矢之的。考慮到國際影響,我國幫扶外貿企業最好從信貸角度出發,一方面放松整體信貸環境,另一方面還可以針對符合條件的外貿企業做一些定向信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