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印度新德里汽配展
展覽日期:2012年1月7日-11日(兩年一屆) 展覽地點:新德里Pragmatism Maida展覽中心 展出面積:125500平方米(2010年) 展商數量:2105家 (2010年) 展品范圍 機動車:汽車、摩托車、特殊功能車、多用途運載車、商務車、公交車、卡車、兩輪車、三輪車等; 各類汽車摩托車零部件、附件 其它:汽摩維修設備、汽車系統修理車間、加油站設備、診斷測試設備、起吊裝置、工具及小器具、輪胎裝配機械、熱化及重塑設備、汽車油漆設備、汽車咨詢、汽車雜志、媒介。 展會概況: 印度汽摩工業展(AUTO EXPO INDIA)創辦于1986年,是由印度汽車制造協會(SIAM)、印度汽車工業聯合會(CII)與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協會(ACMA)聯合主辦的。展會舉辦周期為兩年一屆,現已發展成為印度最大的汽車類展會。 2010年,展商數量達到了2105家,比2008年激增83。其中,國內展商1298家,海外展商807家。參展企業中,約0.19為整車制造企業,83.3為汽配生產企業。展會期間,觀眾總人數突破100萬人,達到了1205152人,其中,專業買家數為201028人。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10個國家在展會現場設有獨立展館。中國展團聲勢最為浩大,近200家中國企業赴印參展。 對中國汽摩配企業來說,該展是開拓印度市場的最好平臺。該展在印度百姓生活中都具備超級影響力。以南亞或中東為目的的采購商對該展均有了解,因為是兩年一屆,所以機會更是難得。 來自德國、中國、加拿大、芬蘭、法國、意大利、日本、盧森堡、西班牙、英國等30多個國家的2100多家展商集聚一堂。16個場館、場外空地被擠得水泄不通。展商數量激增,遠遠超出主辦方的預期。德國、中國的展商,連同印度本地企業的參與,讓展會達到前所未有的火爆。很多沒有展位的企業,只好苦守門口,等待進場的機會。 專業人士認為,這反映了全球汽車業已將印度看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印度汽摩工業現狀 印度是全球第2大雙輪車生產國、第5大商用車生產國和亞洲第4大乘用車生產國。共有12家乘用車廠、9家商用車廠、5家專用車廠、5家發動機制造廠、12家摩托車廠、4家三輪車廠、10家拖拉機廠。在汽車市場,馬魯提鈴木、塔塔和現代(印度)的銷量占印度整車總產量的70;而摩托車市場基本被Hero Honda、Bajaj Auto、TVS三家企業瓜分。 據印度汽車制造業協會(SIAM)統計: 2007-2008財年,印度汽車總產量約為1086萬輛。其中,乘用車產量178萬輛,商用車55萬輛,雙輪車803萬輛;汽車零部件產值達7160億盧比(約合179億美元); 2008-2009財年,盡管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印度的乘用車市場仍然保持了微幅增長,但商用車產銷大幅下滑,全年總產量下降24.02; 2010年4月至11月,印度國內汽車銷量累計超過126萬輛,增幅高達32,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 進一步分析表明,在印度乘用車市場,轎車占80左右,SUV占1/7不到(近幾年發展速度較為平穩),MPV只占5-7;在商用車市場,主流車型是卡車(占商用車市場83的份額,其中輕卡產量約占52,中重卡約占31),客車的比重較小(只占據17)。 印度的汽車保有量很低,每千人擁有汽車不到10輛,僅相當于我國1995年的水平(每千人擁有8.6輛)。印度的汽車產品結構呈現多層次特征:一方面,高檔的奔馳汽車,年銷售量可達2萬輛;另一方面,二手拼裝無牌車也很有市場。不同的鍛件廠,有的是用陳舊的設備從事小規模生產,有的則是采用日本進口設備進行規模生產。汽車行業的多層次特征,是由印度社會的多層次結構決定的。 印度在汽車生產上擁有很多無可比擬的優勢,比如原材料(鐵礦石)充足、工人工資和制造成本低廉等;印度對周邊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還具有很強輻射能力,外資一旦確立以印度作為核心制造中心,可輕易地輻射到周邊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正因為此,全球各大汽車企業都將印度作為海外市場的戰略要地。
本展會信息網址:http://m.338jjj.com/exhibition/63685.html 手機版網址:http://m.vooec.com/exhibition_636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