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周期: 一年一屆 二、展品范圍(詳細內容見附件1) 1,各類電腦相關及消費性電子軟件、硬件、周邊設備、零部件、通信器材及網絡產品等。通信產品/移動通信產品/無限通信產品/IP通信產品;零組件及配件;周邊外設產品;存儲設備;系統主板/卡;安保電子產品;光電影音產品/顯示設備/個人娛樂影音產品/家庭娛樂產品;軟件;車載電子產品;IC應用產品;嵌入式產品;醫療電子產品;節能產品;無線寬帶產品;低價電腦等。 2,物聯網產業等趨勢產品展區: ? 采集:傳感器、傳感器網絡節點、二維碼標簽和識讀器、RFID產品和讀寫器、智能卡及各類讀寫機具、多媒體信息采集、實時定位和地理識別等產品; ? 處理:MCU、DSP、ADC、GUI、MEMS器件、協議芯片、微電源管理芯片、接口控制芯片和一體化芯片在內的系列物聯網各環節的控制芯片; ? 傳輸:WLAN、UWB、Zigbee、NFC、MESH、高頻RFID等短距離數據傳輸及自組織組網的核心產品與設備、異構網融合、傳感網相關接口、接入網關等產品和設備; ? 物聯網管理與應用:物聯網解決方案、軟硬件操作界面基礎軟件、操作系統、應用軟件、中間件軟件、智能安保系統、智能交通、智能環保、智能家居、智能醫療等示范應用。 三、博覽會概況 作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行業盛會,2015年第三十四屆臺北國際電腦展于6月5日—6月9日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世貿一、二、三號館和臺北國際會議中心五館盛大展出,參展規模創出幾年來的新高,參展企業1800家,攤位5300個,展出面積超過六萬平米。當全球經濟還在從金融危機中艱難復蘇之際,該展的展出規模較2010年又有大幅增長,連續3年增長幅度超過9%。展會匯集了Acer、AMD、ARM、Asus、Fujitsu、Google、Hitachi、Intel、Marvell、Microsoft、MSI、Nvidia、SanDisk等國際領先廠商,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韓等162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6000名國際專業買家,觀眾超過13.6萬人,成交額突破250億美金。 2009年,該展首次向大陸廠商開放,并專門為大陸企業設立了 “海峽兩岸區”, 2013年該展區大陸參展廠商攤位超過170個,其他專業展區大陸參展企業展出面積也大幅度增長。如今的臺北電腦展已發展成為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計算機、通信、消費類電子)展會,今年展出的亮點是平板電腦、上網本、智能手機、電子書、3D科技等產品,物聯網和云計算因是新概念新熱點而倍受青睞,隨著上述移動終端等熱點的不斷興起,臺北電腦展正逐步向4C演變(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Content)。 同時,針對物聯網等趨勢產業的興起和快速發展,臺灣近年來以“四大智慧產業”云計算、智能電動車、智能建筑、專利發明為物聯網發展的主線,拓展物聯網的核心應用,對臺灣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形成有利推動。臺灣擁有良好的通信基礎及產業鏈,終端設備廠商有很強的制造能力與應變能力,當地企業一貫能緊跟產業發展最新趨勢,物聯網的應用環境初具規模,這些都使臺灣擁有了發展物聯網的很多優勢。此次來臺參展的大陸物聯網企業在展會現場和當地企業有很好的技術交流和互動,彼此間有非常大的技術合作和市場合作空間,大家都表示這次展會為兩岸物聯網領域的充分合作創造了機會,非常及時,他們對相互間優勢互補深入合作充滿著期待。 目前,物聯網相關國際標準尚未確定,世界主流國家都在競相發展物聯網產業,臺北國際電腦展誠邀大陸優秀物聯網企業與國際物聯網企業、臺灣地區物聯網企業同臺展出,促進物聯網領域經貿、技術交流。 本展會信息網址:http://m.338jjj.com/exhibition/98431.html 手機版網址:http://m.vooec.com/exhibition_98431.html |